您现在的位置: 比特财富网 >> 财经 >  >> 股票
不走尋常路 新常態下的投資思維
 

   現在和十年前比有什麼最大的不同?最大的不同就是中國經濟的競爭力正在迅速削弱。www.emoneybtc.com過去十年我們取得了越來越大的國際經濟貿易的市場份額,靠的是什麼?靠的是低成本,而這個成本優勢在今後5到10年內很可能會被大幅度削弱甚至喪失。
  經濟"新常態"成本上升的主要原因有五個:一個是勞動力成本的上升,一個是環保成本的上升,一個是土地成本的上升,一個是資源和能源成本的上升,再加上人民幣匯率升值。這些因素在過去5年、10年中不斷的累積,在過去兩三年中進一步加速。為什麼近年來的宏觀調控越來越頻繁、越來越短期化?原因之一就是在成本升高後,幾個調控目標之間越來越難以兼顧,一放松通脹就抬頭,一收緊經濟就不行,政策騰挪空間越來越小。
  今後5到10年,我們的內在經濟增長速度可能比過去十年大幅度降低了。現在大家說可以到7%,但也許會是6%或者5%,這個只有10年之後我們大家才知道。另一個就是通脹,由於成本上升,在今後10年中通脹也會比現在高,也許是4%、5%甚至更高,這個我們現在沒辦法定量地去判定它,但是"滯脹傾向" 這個趨勢是不可逆轉的。我說的不是"滯脹",而只是"滯脹傾向",就是今後5~10年的經濟增長速度可能放慢到7%以下、通貨膨脹上升到4%以上這樣一種傾向。借用比爾格羅斯的一個詞"The New Normal",這種成本升高之後的"滯脹傾向"也可稱之為中國經濟的"新常態".這個新常態就是成本更高,通脹壓力更大,經濟的內升潛力更低。
  三大投資思路在這種大背景下,今後5~10年的投資思路是什麼?
  首先,從資產配置的角度來講,股票比債券好。你現在拿著債券可能有5%~6%的收益,覺得不錯,但是扣除今後5~10年的通貨膨脹率後就所剩無幾了,也不排除實際收益為負的可能。今後10年的"新常態"下,名義GDP增長仍然有10%以上,對有定價權的股票而言,實現利潤的兩位數增長並不難,這些股票在12倍以下的估值買入比債券更有吸引力。同時,由於工業投資下來了,實體經濟對資金的需求下降,剩余流動性反而有可能更好,股市反映的主要是剩余流動性。可以參考日本的例子。1974年石油危機之後的10~15年,日本的GDP從危機之前的平均9%的增速下降到危機之後的平均4%~5%,增速減半,通脹壓力更大,但是日本股市卻迎來1975~1990年的大牛市。
  第二,從商業模式上看,高利潤的模式優於高周轉模式,有定價權的公司會好於有成本優勢的公司。看一個公司的核心競爭力,無非是資源優勢、技術優勢、品牌優勢、寡頭壟斷優勢、規模優勢和成本優勢。A股大多數公司的資源優勢和技術優勢是靠不住的,因為他們並沒有真正的資源或真正的技術。接下來你要靠什麼?在這種低增長、高通脹的新常態下,靠成本優勢的企業比較難以維系,靠高周轉的企業會發現周轉成本越來越高,靠規模優勢的企業有從規模經濟變成規模不經濟的風險,除非規模大到接近寡頭壟斷的地位。相比之下,寡頭壟斷和品牌優勢在新常態下是最能持續的。關鍵還是看定價權,因為成本是越來越高的,需求增速卻越來越慢,能否在需求不足的情況下把升高的成本轉嫁給下游客戶,這就要看企業是否有真正的定價權了。
  第三,從投資風格上看,價值股好於成長股。有人說,經濟增長減速,成長更難了,於是成長股有"稀缺性",因此估值應該更高。這好比說一張彩票,因為中獎概率降低了,因此該彩票應該賣更貴的價格,這個邏輯說不通。還有人說,困境倒逼轉型,因此應該買新興產業。其實,低增長、高通脹的新常態對成長型企業是不利的。看一看美國的例子,低增長、高通脹的上世紀七十年代,以"漂亮50"為代表的成長股的股價普遍跌去70%,相反,在美國高增長、低通脹的上世紀九十年代,成長股表現最好。原因很簡單,繁榮的經濟、充裕的流動性更有利於企業拓展新業務、新產品,相反,經濟低迷、通脹升高的背景下,企業舉步維艱,哪有余力去創新?現在大家追捧的所謂"成長股",十有八九是炒主題、炒概念的"偽成長股",在逆境中生存的能力特別弱,這一點只要看一下過去兩年中小企業的利潤下降的比例就清楚了。而且,成長股的現金流主要出現在幾年以後,高通脹的環境下,未來現金流的折現值大幅降低,成長股的估值應該更低才對。
  但是,市場仍然熱衷於"成長股"而拋棄銀行、地產、白酒等低估值藍籌股,認為他們是夕陽產業。其實,中國有14億人,任何一個大行業,你只要把握住行業的龍頭地位,再發展20年、30年是沒有問題的。更何況,地產是個很有定價權的行業,就像有的小區,路左邊是六萬塊一平方米的房子,路右邊就是三萬塊錢的房子,同樣的學區、同樣的配套設施,不同開發商的地產就能賣出不同的價格,這就體現了不同的地產公司差異化的定價能力。前幾天有人在爭論說政府是否曾經把地產當成中國的支柱行業,這個爭論就好比爭論米飯是否是中國人的主食一樣沒有必要。不管你是否喜歡,現實是,在今後5~10年,地產仍然是中國經濟增長的支柱產業。對於地產,政府會調控,但是不會打死,被壓制的需求和被替代的需求,這二者是有本質區別的。政府鼓勵的行業,很容易競爭過度和產能過剩,無錫尚德的破產就是最好的明證。政府壓制的行業,反而供給有限,競爭有序,龍頭企業的日子反而更好過。而且,像銀行、地產這樣大體量的行業,自有其內在的經濟規律,不會因為國五條、銀監8號文這樣的政策改變就一蹶不振。事實證明,過去兩三年那麼嚴厲的政策變化都沒有改變銀行、地產行業的利潤持續快速增長。目前市場對政策變化很可能過度反應了。
  簡單說,低估值的、有定價權的藍籌股,這就是我們新常態下的投資方向。


  風險提示:比特財富網的各種信息資料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不對任何交易提供任何擔保,亦不構成任何邀約,不作為任何法律文件,投資人據此進行投資交易而產生的後果請自行承擔,本網站不承擔任何責任,理財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比特財富網 版權所有 © www.emoneybt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