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比特财富网 >> 财经 >  >> 外匯
對沖基金CEO約翰·泰勒:尋找貨幣之間“不平衡”
歡迎訪問 外 匯 邦 WWW.WaiHuiBang.com

  泰勒管理著全球最大的外匯對沖基金——外匯概念(FX Concepts),資產規模最高時達120億美元,2010年2月為77億美元。www.emoneybtc.com

  2008年,泰勒賺到2.5億美元,成為當年《阿爾法》雜志排名第九位的最賺錢對沖基金管理人。但2009年他未能進入這份榜單的前十,原因是“城堡”等幾家著名的華爾街對沖基金在這一年“鹹魚翻生”。

  堪比索羅斯

  “泰勒與索羅斯齊名。”一家養老基金的外匯負責人這麼評價泰勒,“他完美地闡釋了一個人如何在外匯市場上成為一名成功投資者。”但泰勒在外匯市場的操作手法和索羅斯截然不同。後者曾經在1992年豪賭英國退出歐洲匯率體系。

  外匯概念使用三種核心分析技術:周期分析、技術分析、量化交易分析模型(包括趨勢跟蹤、反趨勢、套息交易以及波動率套利)。

  在紐約曼哈頓熙熙攘攘的34街旁的外匯概念辦公室,分析師們或是弓著腰盯著計算機屏幕,或是在會議室與客戶討論著美元、歐元和英鎊。他們利用軟件跟蹤超過500個匯率,來發現交易機會。

  每天清晨,泰勒的軟件快速處理遠到40年前的數據(從貨幣、商品價格到房地產投資等無所不包)來預測匯率。這些預測幫助泰勒的團隊選擇交易,大多數的交易都在期權、期貨或者遠期市場進行。

  交易員們尋找貨幣之間的“不平衡”,特別是針對主要的幾種貨幣,這些貨幣的交易額占全球外匯交易的90%。

  泰勒每次只會下注很少資金。他的交易常持續數周。當一個貨幣的走勢顯示將會延續時,他的模型都會閃動;當走勢可能會逆轉時,他的模型同樣會閃動。

  進入外匯領域

  泰勒並沒有經濟或商業方面的教育背景。1969年,他在紐約化學銀行的外匯部門任歐洲政治分析師。對於歐洲的深入了解讓他在外匯部門謀得這份差事。

  “他是一個非常聰明、刻苦的人。”當年聘用泰勒的波特(Roderick Porter)說。波特1994年至1998年擔任外匯概念的總裁。

  也可以說,泰勒是在恰當的時點在貨幣領域開始自己的職業生涯,當時國際外匯市場才剛剛“起飛”。

  1971年,越南戰爭讓美國財政不堪重負,總統尼克松宣布美元與黃金脫鉤,這導致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在布雷頓森林體系下,美元與黃金掛鉤,成員國貨幣和美元掛鉤。隨著各國貨幣兌美元開始自由浮動,國際企業對於外匯服務的需求爆發。

  1973年,泰勒加入芝加哥第一國民銀行(後並入J.P.摩根)。一年後他又到花旗銀行,領導100個人組成的外匯咨詢部門,幫助企業建立對沖頭寸,保護海外收入免受匯率波動影響。

  1978年,他加盟研究公司GFTA Analytics,這家公司利用包含貨幣和商品歷史價格的計算機模型來預測匯率。這個系統預測當年11月份美元兌德國馬克將上揚12%,讓泰勒印象深刻。

  自立門戶

  一年後,泰勒自立門戶,他請來普林斯頓校友弗蘭克·米基(Frank Mickey)來建立交易模型。米基是一個程序員,他曾經建立過衛星通訊系統,可從來沒有接觸過貨幣。

  泰勒和米基將這個程序用於模擬加元和德國馬克等歐洲貨幣匯率的歷史運動。“這就像一個盲人沿著牆摸索著前方一樣。”泰勒說,“但是你可以感覺到韻律,即一連串數據中的波浪。”

  泰勒也從18世紀物理學家傅裡葉(Jean Fourier)的觀點中汲取思想。傅裡葉曾經發明過描述熱浪頻率的算法。泰勒使用傅裡葉的公式,計算貨幣價格的峰和谷之間的距離來預測匯率。他們開發的第一個系統是在米基車庫裡的計算機上運行的。

  1981年,泰勒在紐約成立了外匯概念,向銀行和養老基金兜售外匯預測。他在靠近華爾街的百老匯26號標准石油公司建築大樓租了一個300平方英尺(合28平方米)的辦公室。幾張桌子、一台冰箱以及從摩根士丹利借來的凳子擠滿了辦公室。

  1984年,泰勒邀請匯豐外匯銷售部門負責人克拉克加盟,克拉克卻決定加入摩根士丹利,他約泰勒在世界貿易中心頂上的酒吧見面,打算告訴他這個消息。但在喝了幾杯之後,泰勒說服了克拉克加入外匯概念。

  克拉克現在和泰勒並肩作戰了20多個年頭。

  “在我們這行很多人都熱衷於在職消費,但約翰不是這類人,”如今已是外匯概念的第二大股東的克拉克說,“他創造了一個組織,這個組織可以不依賴他生存。

  後來,泰勒借錢給克拉克購買公司的股份。2008年,外匯概念62名員工中的2/3擁有54%的股份,而泰勒的股份下降到31%。

  聲名鵲起

  泰勒的基金在1985年聲名鵲起。當年他的模型針對美元兌德國馬克匯率的5年升值發出警報。據泰勒的回憶,2月22日他發郵件提醒大約40個客戶,美國貨幣將會在未來一周見頂。至4月19日,美元兌德國馬克下跌了14%。

  1985年9月,來自美國、英國、日本、德國和法國的代表在紐約廣場酒店召開會議,達成五國政府聯合干預外匯市場的“廣場協議”。隨後美元下跌變本加厲,連續三年下滑,相對於德國馬克和日元貶值了將近一半。

  泰勒對美元的准確預測吸引了更多客戶。1987年初,有300名客戶購買他的研究報告。他開始嘗試用他的模型做更多的事情。

  1989年他建立了名為“發達市場貨幣程序(developed market currency program)”的對沖基金。他的第一個投資者是伊斯曼·柯達公司養老基金。外匯概念管理的資產有65%來自機構投資者,其中對沖基金占25%。泰勒收取的管理費大約是1.5%,利潤提成20%。

  泰勒最成功的一年是1992年,那年索羅斯沖擊英鎊撼動市場,導致市場大幅波動,正好讓泰勒的模型大顯身手,推動當年的收益達到43%。

  突破收益困境

  1994年,由於各國中央銀行的聯合干預,匯率的波動幾乎被砍去一半,“發達市場貨幣程序”迎來最差的年景,下滑19%。1999年之前,這個程序平均年回報率為14.5%。1999年歐元進入市場,基金1999年和2001年回報下降到0.2%。

  面對收益的下滑,泰勒吸引更多研發人員的加盟,1990年員工只有20人,2000年員工已經增至42人。他同時決定改變僅僅依賴趨勢的策略。

  然而,研發部門卻消極應對調整。他們爭議說,收益總會回來的。在2001年12月份與研究員的會議中,泰勒發飙了,他用拳頭敲著桌子大聲吼道:我馬上就要新的模型!

  幾個月之後,研究員開發出套息交易的新軟件。這樣外匯概念可以借低息貨幣例如日元,利用這些資金再來購買諸如巴西裡拉的高息貨幣,其目的是為了賺取利差和可能的貨幣升值。泰勒也開始交易期權。這些新的策略占到每日交易額的40%。

  2001年和2002年,他又開發了新基金,將他的領域拓展到30個貨幣,包括巴西和土耳其等波動性更強的新興市場貨幣,並且又進軍商品、股票和固定收益證券。

  Related 約翰·泰勒小檔案

  約翰·泰勒是紐約長島人,曾就讀於賓夕法尼亞州波茨敦市(Pottstown)私立希爾中學。前美國國務卿詹姆斯·貝克三世(James Baker III)和奧斯卡最佳導演獎得主奧立弗·斯通(Oliver Stone)都曾經在這個學校就讀。

  泰勒16歲從高中畢業,當時他的大學入學考試數學部分成績高達800分。不過,在他父親的建議下,他並不急於上大學。他的父親15歲進入麻省理工大學,在二次世界大戰中辍學,然後在紐約長島牡蛎灣經營一個小型船塢。

  年輕的泰勒到瑞士學習歷史和意大利語。1961年,他返回美國,進入位於新澤西的普林斯頓大學學習。1966年他從普林斯頓大學畢業,獲得羅馬語言學士學位。隨後開始在位於北卡羅來納大學教堂山分校攻讀政治科學博士學位。

  泰勒對外匯市場的觀點深受其學業影響。泰勒認為,外匯市場就像一場世界游戲。他的辦公室陳列著很多書,包括布魯斯·查德威克(Bruce Chadwick)所著《約翰·華盛頓的戰爭》、本傑明·富蘭克林的人物傳記,以及美國世界角色沒落的著作。

  泰勒育有一兒一女,兒子在普林斯頓大學念書,患有血友病;女兒是一名華盛頓游說家。2004年,他與別人合伙成立醫藥公司研發治療血友病的藥品。

歡迎訪問 外 匯 邦 WWW.WaiHuiBang.com
  • 上一个财经:
  • 下一个财经:
  •   風險提示:比特財富網的各種信息資料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不對任何交易提供任何擔保,亦不構成任何邀約,不作為任何法律文件,投資人據此進行投資交易而產生的後果請自行承擔,本網站不承擔任何責任,理財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比特財富網 版權所有 © www.emoneybt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