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比特财富网 >> 财经 >  >> 外匯
如何處理程序化交易與原有交易系統的關系?
外_匯_邦 WaiHuiBang.com     我自己接觸過的相關交易者,有如下幾種:第一種人,是老期貨,之前有過較長時間的非程序化成功盈利的經歷,通常是一種基於主觀判斷的技術流交易系統。www.emoneybtc.com在選擇嘗試程序化之後,試圖實現或部分實現自己現有的交易系統,通常由他人幫助實現或改進;或直接使用商業化指標和模型。程序化對他們的幫助主要是體現在控制自身人性弱點上。指標信號也好,交易模型也好,成為他的一套輔助決策系統,通常都離不開他本人的主觀解讀,往往停留在手動下單或半自動下單階段。

在我看來,這種程序化交易是客觀交易為皮,主觀交易為骨。當然並不是說這就不好;但這好不好,往往還是無法突破他原有的主觀交易能力的局限。如果他原來就是一個高超的主觀交易者,那麼程序化的使用效果一定也是很出色的。如果他原來交易能力一般,那麼程序化的使用效果也平平。這是因為,在他對信號進行主觀解讀和篩選中,帶來了新的技術問題和人性問題。半自動交易天然給了他犯錯的機會,而這問題的解決程度,通常都不會和單純主觀交易時相差太多。但程序信號畢竟是客觀的,是真正可在不確定性海洋中借到力的,經過長時間練習和磨合,最終效果肯定是改善而非倒退,而且改善程度會逐步增加。

此問題是否能夠根本克服?我覺得還是比較難。在交易的執行層面的主觀研判,注定會讓交易的歷史一致性無法實現,回溯測試對這類交易者沒有實質意義,頂多是心理意義。也就是說,這類交易系統本質上應該仍歸屬於主觀交易系統,主觀交易系統固有的局限性自然會依附於其主觀交易的本質,這個問題是“胎裡帶” 的。而另一方面,正是由於他們使用的系統,通常並非完全由自己研發,而且老期貨的知識結構通常也缺乏研發、測試、改進、信任程序化的必要理論基礎,所以程序化永遠只是一個工具的角色而不能進入交易系統的核心。

這就好像一個剛剛接觸攀巖的人,他可能會時常懷疑繩子、絲鎖、巖塞這些工具是否能夠承受自己的沖墜,而自己的手腳是自身的一部分,他天然信任。結果會帶來什麼心理感受?當他被工具掛在空中的時候,他心理很不踏實;而當他有機會手腳抓在某個平台上時,他才踏實。除非,

1、這些工具是他自己打造並進行過測試的,就像一戰時期及更早期的登山家和探險家們所做的那樣。

2、他們在自己信得過的過來人的指導下,選用某個品牌某種型號的工具,並且自己也在親身體驗數次之後。

3、因為特殊職業有機會看過別人用各種不同的用法使用各種不同品牌和型號的工具,獲得了極其多的間接經驗之後。

4、他們雖然不自己打造,但擁有足夠豐富的力學知識、機械知識、冶金加工、材料工藝等知識之後,知道諸如不銹鋼,獲得多少承重需要多少直徑;硬鋁,多少承重對應多少直徑;硬鋁中的銅、鎂、硅等比例對性能的影響等等,那麼他在有這些知識的情況下,可以根據對商業化材料的了解,來選擇信任這些工具。只有在這四個前提下,我估計他們才可能放松自如地掛在工具上喝咖啡聽音樂睡覺。也就是說,要內心真正說服自己像信任自己的手腳一樣信任這些工具,是有前提的,是不可能每個交易者能獲得這份超越的。我本人,先是具備了部分3和4的前提,然後獲得了1的前提,受益於朋友的影響,但總體上是一個自覺的和自我學習自我暗示的過程,目前我已經不存在孰優孰劣的問題,誰都不會去糾結自己該留左手還是右手,是吧?都是自己的手嘛。兩只手干活不是更好嗎?

以工具論來看待程序化的交易者,往往會經歷如下反復:新理論的好奇和嘗試→高期待→失望→放棄或否定。程序化交易模型自己的研發參與程度越低、測試越不充分,信任度就低;但缺乏了解的另一個結果就是越容易被他人的宣傳、測試的表象所迷惑,將來的預期落差也會越大。所以,這類交易者搞程序化,更像是趕時髦,不用太久就會放棄這個新工具或者改用別的,要麼就是對自己的主觀判斷老一套敝帚自珍起來。最後丟下一句“‘手中無劍,心中無劍’才是最高境界”之類的話。

這種用程序化使用方式,和看MACD或KDJ交易的人,本質上是一樣的,只是他們不再用MACD,而是用一個改良的、自定義的指標。他們講究不同的場合下對指令進行主觀篩選和過濾,所以他們最前端的嘗試也就僅僅到半自動化而已了。有人估算了一下,目前國內用半自動程序化交易的資金占總的程序化交易的資金量的90%。我不知道這個數字是不是可信,不過說這話的人,本人看來也是熟稔於半自動化交易。

第二種人,是新手,或仍未有長期盈利經歷的不成熟交易者,他們是想在程序化中尋找突破、尋找聖杯。他們勇於接受和嘗試任何可能賺錢的方法。但其實搞程序化和搞主觀交易是一樣的。這個行業的成功者,真的不是普羅大眾靠一腔賺錢熱情就能成就的。

他們的不成功,瓶頸往往不在於對程序化的定位太低,而是自身潛質的局限或性格缺陷的制約。但如果有人帶或碰巧走上了正確的道路,那麼達到行業平均水平還是有希望的。但由於他們對任何理念的理解都欠足夠的深度,所以他們非常容易在不同的方向上被他人的觀點所左右,迷失自己走上歧途。又或者他們想要賺錢結果的心思太急切,主動在不同的方向上來回跳躍,浪費時間。

這樣的人,如果他們在入市前有過良好的數理和邏輯訓練、或編程訓練,如果他們看過那些談論交易的經典書籍並且深刻理解並貫徹,仍有可能較快成功;或者他們會主動跳過主觀摸索階段而直接走上客觀化程序化的道路。在最終存活下來的交易者中,很多人可能就是已經具備成功交易者的一些特質了,而欠缺的那塊正好就是客觀化交易可以彌補的,這才是天造之合。沒必要去先學習怎麼用主觀交易賺到錢,再學習怎麼把自己的系統客觀化和程序化。

第三種人,是徹底的機會主義者。他們不會糾結於自己原有的成功的主觀交易模式,而對新東西一樣勇敢、徹底,但非全身心嘗試。對他們來說,與其說把程序化看成工具,不如說他們把所有一切連同他們自己的主觀一套統統看成工具。他們往往聰明、見識廣、學習能力強,而且往往自覺不自覺就置身於可以輕易接觸新東西的位置上。因為做一個選擇或嘗試太過容易,也因為他們確實具備出色的理解力讓他們對所嘗試的工具在短時間內就快速理解,也確實具備出色的觀察力讓他們在篩選的時候總是那麼容易正確,所以他們同樣不太關注系統的測試的充分性和歷史一致性。

就像探險者中的裝備主義者,他們會信任裝備,但他們會更容易動辄更新裝備,甚至,上個月還在說這個有多好,這個月就已經換掉了。但他們身上還是有一些共同點的,就是他們在選裝備的時候會有“客觀的主見”——往往是看技術參數。看菜下單的方式其實是一種避開枯燥研發和試錯的捷徑。還有一個共同點,這樣的人,是有一定的財力基礎的。因為崇尚多快好省,分析和研發就草草進行了,但很多實盤嘗試,是有資金底線的,是多少要交一些學費花一些學時的。一個為生活費著落而操心的人,在任何嘗試的時候都很難保持一個好心態,在嘗試時,都需要花更多心力說服自己。

但如果不是那麼聰明有見識,這種心態構成了一種顯而易見的浮躁,不利持續成長。其實我個人傾向於先證明自己有這個能力,再去考慮捷徑的意義。只要有這個能力,那麼任何現成的間接經驗都能被發掘出價值,統合到自身對交易的理解中,唯一無可奈何的就是所處的位置能夠提供的資源多寡。程序化如此,基本面交易亦如此。從賺錢角度來說,機會主義未嘗不可。不過從研究角度來說,現實中的學術界大牛,還真沒有走這條路出來的。

綜上所述,程序化交易的道路,和自己的知識結構、智商和情商上的潛質、理論基礎、個性、之前的交易系統類型等,都有關。成長中的程序化交易者,多少都傾向於以上三類中的某一類。但我覺著這些不算是真正的程序化交易者。我覺著一個真正的程序化交易者並非要以拋棄原有主觀系統為前提。其實最理想的方式是主客觀結合,理論上這能提供最佳的環境適應性和靈活性。但隨著自己的實踐,我覺著這個事情在對市場和交易理解層次不夠的時候,是難以想像的。

當然,有一種主客觀結合比較簡單,很容易想像:就是把原來技術形態的主觀判斷或指標信號的主觀判斷變成程序,這個基本上是替代——只要有好的編程平台,表達能力強的編程語言,總能通過人工智能方法近似擬合人腦的識別,做到這個的時候,不是主客觀結合,而是計算機判斷替代了人腦的判斷。因為這種程序化過程,不產生新的交易邏輯,無非是從技術流到技術流。我說的難的東西,是兩個異質系統的聯姻,產生的是新的後代。但,也許即使如基本面、即使如心理預期分析,也可以用人工智能方法實現,只是需要的人力物力、數據渠道和理論基礎有更高的門檻。其實國外已經開始了實踐,比如在“推特”上搜索新聞,來獲得交易指引,好像有類似的“新聞基金”問世。這其實就是用來模擬聽消息進行交易的主觀交易和分析市場心理預期來進行交易的主觀交易,只是還很原始,很不完善。目前,尤其對個人交易者來說,還是只能指望主客觀結合,而非人工智能替代的方式。

一個真正的程序化交易者,關鍵是對程序化的信任,而前提是對程序化的理解。我覺著,這肯定需要一個過程——時間和實踐。這個實踐其實並不總是有趣。

外_匯_邦 WaiHuiBang.com
  風險提示:比特財富網的各種信息資料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不對任何交易提供任何擔保,亦不構成任何邀約,不作為任何法律文件,投資人據此進行投資交易而產生的後果請自行承擔,本網站不承擔任何責任,理財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比特財富網 版權所有 © www.emoneybt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