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比特财富网 >> 财经 >  >> 外匯
交易須把哲學思想發展成習慣
外_匯_邦 WaiHuiBang.com <  有一句廣為引用的名言說到:“你怎樣信仰,你就怎樣生活。www.emoneybtc.com”這句話是千真萬確的。在投資領域,你怎樣信仰,你就怎樣投資。投資的本質是投資者的信念的 展開與運用。什麼樣的信念決定什麼樣的投資結果,對正確信念的堅守程度決定投資的成功程度。

  

 

  一個投資者要走向成熟,一定要逐漸樹立起一些能經得住歲月考驗的哲學信念。資本市場,不僅是各種資產的交易平台,而且是各種觀念交鋒的場所。對投資者來說,每一次交易,都是投資哲學間的相互碰撞。

  投資哲學是關於交易的最高智慧。

  投資哲學是指導投資決策的一般方法,通常由一組基本信念和指導原則組成。投資哲學既是抽象的,也是實用的,它提供指導人們投資的基本原則。有人問,投資哲學的核心是規則,還是信念?我以為,投資哲學的核心,是信念,是關於支配人投資行為的超驗法則與原理的信念。宇宙世界是有自然法則支配的,資本市場和投資行為也是如此。對支配投資背後的根本法則的研究,就是投資哲學。發現相關的法則和原理並加以相信就構成了特定投資者的投資哲學。任何投資行為都是特定的觀念和原理支配下的行為,這些根本法則與原理的存在和運行並不是以投資者的意願為轉移的。無視它,就要付出代價。

  人是觀念的動物,投資哲學是關於投資的觀念。一個人的投資哲學,決定一個人的投資成就。投資哲學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是建立在這樣的一個定理之上:你信什麼,你就做什麼;先有你信什麼,才有你做什麼。它的系定理是財富是思想的產物。

  一個完整的投資哲學通常包括:對價值的看法、對人性的看法、對市場的看法、對風險的看法和對投資自身的看法等等。什麼是價值?它是內在的,還是外在的?在價格與價值之間可以劃等號嗎?人是理性的,還是非理性的?貪婪嗎?恐懼嗎?人有能力預測並把握市場上的每一個變化嗎?市場總是有效的嗎?市場能保證價格與價值不背離嗎?這些都是投資哲學的恆久主題。一切投資哲學的背後是對世界、對人性及人的行為的看法。投資哲學越系統,越完整、越合理,越凝結經過時間和實踐檢驗過的投資洞見,越能帶來更大的投資回報。

  被巴倫周刊評為過去一百年共同基金行業最有影響的25位基金管理人之一的德裡豪斯(Richard Driehaus)說:“有一套核心哲學是長期交易成功的根本要素。沒有核心哲學,你就無法在真正的困難時期堅守你的立場或交易計劃。你必須徹底理解、堅決信奉並完全忠實於你的交易哲學。為了達到這樣的精神狀態,你必須要做大量的獨立研究。一種交易哲學不可能從一個人的身上傳遞到另一個人的身上,你只能用自己的時間和心血去得到它。”

  卓有成就的超級投資者都很重視投資哲學。

  彼得•林奇認為,哲學、歷史學得好的人,比學統計學的人更適合做投資。那些為人們所熟知的最頂級的投資者,他們留給後人的與其說是他們的物質財富,不如說是他們的投資哲學。很少有人能夠分享他們遺留下來的資產,但是每個投資者都有可能分享他們留下的投資哲學。在這個意義上,他們留下的投資哲學比他們留下的財產更可貴。這些頂級投資家的名字,每個投資者都能說出一串,人們看到是他們的財富值,但是閱讀的卻是他們的投資哲學。

  有一個被普遍忽略的重要現象是:二十世紀是人類在對投資的理解上取得最重大突破的世紀。而這一突破之所以能得以實現,正是來自哲學與投資的聯姻。二十世紀投資理論兩大流派的主要創立者分別是本傑明•格雷厄姆和喬治•索羅斯。這兩人有著諸多的共同點:他們都非學金融或經濟學出身,他們都喜好哲學,他們都是來自英格蘭的猶太人。在哥倫比亞大學讀書時,格雷厄姆喜歡的是哲學、美學和數學,畢業時曾被邀請留校教授哲學。索羅斯在倫敦經濟學院讀書時師從哲學大家卡爾•波普爾。他們二人的投資哲學都得益於他們的哲學素養與洞見。具體地說,是對人性的弱點和人的理性能力局限性的洞見。這種洞見在格雷厄姆那裡變成了著名的“市場先生理論”,在索羅斯那裡變成了“反射性理論”。

  沒有哲學與投資的這一聯姻,也就不會有今天職業投資者們津津樂道的投資大師們的投資哲學。投資哲學的出現與進步,完全受益於一些有哲學頭腦的投資者,沒有這些人及其思想,不會有今天那些輝煌的投資者的名字。中國人習慣把眼光停留在靓麗的果實,而不關注結出果子的樹,並發誓說,我也要結出這樣的果子,而不管自己是什麼樹。殊不知,要想結出那樣的果子,必須先成為結出那種果子的樹,如果你以投資作為自己的志業,那麼,投資哲學,你需要它!獨辟蹊徑

  在國人的眼裡,巴菲特是投資之神,索羅斯是投機至尊,兩者猶如陰陽兩極,區別大到不能再大了。然而馬克·泰爾卻獨辟蹊徑,認為表面上看他們的共同之處不多,投資方法似有天壤之別,但是如果有什麼是他們都會做的,那它可能就是至關重要的,甚至就是他們的成功秘訣。經過仔細分析兩人的思路、決策過程甚至信仰後,馬克·泰爾在本書揭示了兩人間的共同之處——完全一致的思考習慣和思考方法,馬克·泰爾將之歸納為引領巴菲特和索羅斯邁向人生顛峰的、兩人均虔誠奉行的23個投資習慣,並讓讀者看到,投資習慣是如何造就了成功,或導致了失敗。

  從保本第一、市場錯誤、集中投資,到不熟不做、承認錯誤、沉默是金等等,巴菲特和索羅斯的23個投資習慣幾乎涵蓋了投資世界的每一個方面。馬克·泰爾認為,一個投資者沒有必要一定是個天才,只要你學習和借鑒了這23個習慣,並根據自身情況發展了自己的投資哲學並養成了自己的投資習慣,你就能成為投資市場中的勝利者。

  不過,我認為巴菲特和索羅斯還有三個非常重要的投資習慣,馬克·泰爾似乎漏掉了,或者強調不夠。它們分別是:獨立思考,逆向思維;化繁為簡,抓住本質;積極心態,果敢堅定。例如,巴菲特投資蓋可保險、富國銀行,索羅斯投資迪斯尼,都是在看似危機四伏的局面中,保持積極心態,果敢堅定,從容出手,進而把握住大機遇的。致命的信念

  有一條古老的商業原則是:買者自負。最近幾年,我國股票投資者損失慘重。但很少有人自我反省,大多數人把虧損責任推給政府、市場、上市公司或壞運氣。巴菲特曾說:"股市與上帝一樣,會幫助那些自助者,但與上帝不同的是,他不會原諒那些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的人。"

  有一種觀點,癌症之類的疾病其實是一種警訊,提醒我們生命中一直忽略的深層部分,比如精神的需要。投資者的虧損也是這樣,這其實也是一種警訊,提醒我們在投資中一直忽略的深層部分,比如投資的信念。如果能認真看待這個警訊,深刻反省,查找在投資中深層次的錯誤信念,全盤改變自己的投資習慣,則不僅能提高我們的投資業績,甚至能提高整個生命的質量。

  馬克·泰爾在書中幫助我們作了非常深刻的解剖。在他看來,對如何才能獲得投資成功,大多數投資者都懷有錯誤的信念。最普遍的錯誤認識,他舉出了七種,即:要想賺大錢,必須預測市場;"權威"信念;"內部消息"是賺大錢的途徑;分散化;要賺大錢,就要冒大險;"系統"信念;我知道未來將會怎樣,市場將會證實。這七種致命的投資信念就像"迷魂湯",使很多投資者誤入歧途。建議大家逐條對照檢查,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把精湛的投資哲學發展成習慣

  馬克·泰爾的研究成果提示我們:習慣的力量是驚人的,在習慣面前,理性往往不堪一擊。"命好不如習慣好",習慣悄悄地改變一個人的命運,也悄悄地改變一個企業、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命運。

  巴菲特本人也曾經對習慣作過精辟的論述。他說:"習慣的鏈條在重到斷裂之前,它輕得難於覺察。"他還說:"在公司中,我最驚人的發現是一種我們稱之為‘習慣的需要’——這種壓倒一切的、看不見的力量的存在。在商學院裡,我從不知道這種東西的存在,而且在我進入商界時,我還不能直觀地理解它。那時我想,正派的、聰明的而且有經驗的管理人員會自動做出理性的業務決策。但是,長期以來我意識到事實並非如此。相反,當‘習慣的需要’起作用時,理性之花屢屢枯萎凋謝。"

  是的,巴菲特和索羅斯的卓越實踐表明,投資成功並不取決於正規教育、神秘技巧或好運氣,而屬於虔誠地、持之以恆地去實踐那些簡單的良好投資習慣的人。精湛的投資業績背後,必然有精湛的哲學,而只有當精湛的哲學發展成為習慣,才能做到"天人合一",達到投資的最高境界。因為習慣成自然,習慣最穩定,最持久,"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其力量是難以估量的,最終可收"滴水穿石"之效。

如果說,巴菲特、索羅斯投資的持續成功,有如長江之水綿綿不斷、滔滔不絕,那麼,他們的投資習慣就是那一路默默護送、矢志不渝的河床。有了這樣的河床,才有"大江東去,蜿蜒千裡,

外_匯_邦 WaiHuiBang.com

  風險提示:比特財富網的各種信息資料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不對任何交易提供任何擔保,亦不構成任何邀約,不作為任何法律文件,投資人據此進行投資交易而產生的後果請自行承擔,本網站不承擔任何責任,理財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比特財富網 版權所有 © www.emoneybt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