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比特财富网 >> 财经 >  >> 外匯
趨勢交易系統的四種類型
外_匯_邦 WaiHuiBang.com

趨勢交易者往往喜歡運用“區間突破”。www.emoneybtc.com該策略源遠流長,大作手利維摩爾所謂的關鍵點突破,不外如是。早在上世紀40年代,趨勢跟蹤流派的導師級人物理查德·鄧奇恩就開發了四周規則,即四個周為考察周期的高、低突破,後來該策略被理查德·丹尼斯通過海龜培訓班發揚光大,並廣為人知。

區間突破法的優點很明顯:堅持使用它,基本上你不可能會錯過任何一波真正意義上的大趨勢。但是缺點也很明顯:假突破多。而且市場越成熟,假突破就越多。

那麼交易者自然想辦法去優化這個交易方法。怎麼辦?常見的策略是加載過濾器。加過濾器有2個辦法,一個是直接把區間加大,讓突破不容易觸發。另一個是區間不變,但是引入另一個指標,對區間突破所產生的信號,進行篩選。

本文只討論第一種辦法吧。有效果嗎?肯的是有的。比如海龜法則本身,也包含2個參數:20天、55天。這2個參數,從長期來看——這個長期可能是需要好幾年——效果差距不是很大。在局部來看,可能根據行情的不同,效果會有顯著差異。

參數越小,系統越敏感,進去的快,出來的也快。

參數越大,系統越遲鈍,進去的慢,出來的也慢。

可以讓進場的參數小,出場的參數大。於是進去快,出來慢。或者反過來,進去慢,出來快。

這四個組合,有沒有優劣之分?如果跟蹤的時間足夠長,樣本數量足夠多,那麼,效果是非常接近的,從客觀的角度說,無分優劣。然而別忘了,交易可不是純客觀的游戲哦。

人,人的性格,是揮之不掉的主觀因素。

1

我認為,這四種組合方式,適用於4種不同性格的交易者。

第一種,進出都很快,即短線。適用於靈活度比較高、耐受力比較低的人。

他們看到信號就按捺不住要進去做——輕信,做了以後,一旦不妙,分分鐘想跑,不想捱——多疑;如果有浮贏了,浮贏回吐會讓他很不舒服,很明顯,更敏感的平倉條件有助於在接近浮贏最高的點位離場——追求完美。如果他平錯了呢?趨勢還在延續呢?沒關系,敏感的開倉條件一定會及時提示入場信號,那麼,他就再重新做進去——自我否定。

輕信、多疑、追求完美、敢於自我否定。擁有這4個性格特點的人,能夠完美地駕馭短線趨勢系統。少一個都很難。大家想想看,是不是這樣的。

因為短線系統的信號很容易觸發,數量比較多。如果一個人優柔寡斷,缺乏輕信。那麼就會主觀過濾開倉信號。如果一個人頑固不化,缺乏變通,那麼一旦開倉,就對倉位有了感情,輕易不肯走,哪怕是虧的。如果一個人缺乏自我否定的能力,一旦平倉,而事實證明自己過早下車,他也不願意重新開倉。

2

不願意重新開倉是個大問題,很多人就因此總跟趨勢失之交臂。

為什麼不願意呢?畢竟事實證明自己錯了啊。唉,事實是一會兒,而自己承不承認事實,是另外一回事!

懂嗎?——這種類型的交易者,對市場抱有敵對、斗爭、拼殺、爭勝負的態度。當市場自顧自地延續趨勢時,他會覺得,自己被耍了。於是,用“不肯開倉”的行為,表示對市場的否定、不認同。同時也就否認了“我離場過早!我錯了!”

另一種可能性,他嘴上說自己是做趨勢,其實骨子裡是價差交易者,也就是,非常注重成本價位,當初進場是10元,現在要在12.5元重新進,就感到自己好像吃了虧!是大傻瓜!

在他們的世界觀裡,市場是一個大型的勾心斗角游戲,誰的籌碼價格低,誰就有優勢(這句話只在一定程度上正確,即,上漲趨勢中確實如此,而下跌趨勢中,再低的成本價都會被更低的市場價所刷新)。

還是那句話,他的內心深處是不平靜的,在交易中,他抱著一種“跟人斗”的心態。這種人一定很喜歡抄底,或喜歡逢低補倉,因為這會營造“占了被套牢者的便宜”之感,這樣做的時候可以把別人當傻瓜,凌駕其上,獲得成就感,有一種喜不自禁的快樂。

那麼自然而然地,自己就很不樂意當傻瓜,即:我買的時候,一定是逢低買,我賣的時候,一定是逢高賣。這樣才能比別人高明,才能勝過別人。

如果抱著這種心理機制,底層構架裡是這種思維代碼,那麼,肯定運作不出追市的動作啦。

這裡就牽扯到一個詞:錨定。

逢低買入,和逢高賣出。理論上說,是沒錯的。

問題是,首先,界定一下,什麼是逢高,什麼是逢低。

對比的基點是什麼?——高和低,皆因比較而生。

那被用來比較的參照是什麼?或者說,你把錨,定在哪兒了?

趨勢交易者的錨,定在尚未顯現的未來。比如說原來最高10元,現在突破了,到11元,那麼趨勢交易者預期將來可能漲到更高,比如到15元。那麼跟15相比,11就不貴。

價差交易者相反,其思維模式是回顧性的,他的錨,定在曾經的最高點10元上,所以,怎麼看都覺得11元很貴!

既然很貴,就肯定不能買了呀。買貴了吃虧啊,吃虧意味著被騙啊,被騙意味著智商被凌駕呀,屈辱啊!

那麼該怎麼辦呢?做空啊。做空了,跌了,不但可以賺錢,而且還是賣在最高點,爭最大幅度的錢。而且這筆錢還有額外的功能:證明自己比全市場的人都聰明,智商都高!

想想還真有點小激動呢!

為什麼有些人就是一貫地喜歡抄底摸頂?我在公司見過一個客戶的交易記錄,怎麼說呢,基本上全是逆勢操作,而且倉位很重,保證金越入越多才不至於爆掉。早在2014年他就來聽我講座,聽完了說趨勢交易太好了,我要順勢操作。結果呢?完全沒作用啊!

我一直都不明白,為什麼空在最高點那麼有趣味,那麼值得追求?就只是為了賺錢這麼簡單嗎?我思考了很久,好像不是。我喜歡研究人們行為背後的心理動機,我認為,正如上文所述,潛意識裡抱著斗爭心態、錨定心理、證明自己聰明,這些原因都有,相比之下賺錢反而是不重要的。

大作手利維摩爾告訴我們,最高點和最低點,是全世界最貴的2個點。在我看來,這2個點的誕生,一定伴隨著一部分資金的入套、被殺,是很殘酷的。在這個點及附近區域,都是險象環生,我但求不死,不求殺人。是的,沒錯,俺就是這麼保守。

3

交易本身是很單純的,如果往裡面夾雜了額外的東西,就容易出問題——比如,證明自我。自我感爆棚的人,自我重要感太強烈的人,以自我為中心的人,做客觀交易,很難。然而,這東西幾乎是改不了,都是骨子裡的。

自我,會蒙蔽雙眼,會扭曲行為,使我們脫離交易規則和系統。甚至可以說,規則和系統對自我來說,不是輔助的幫手,而是捆綁的束縛!是要拼命抗拒、打破的東西!

辯證地看,並非說,自我就一定不好。根據范·薩普的說法,最牛逼的交易員都是在具備客觀框架的基礎上,發揚了主觀能動性。純粹機械操作的客觀交易者能賺錢,卻很難賺到大錢。賺大錢的傳奇交易者,多少都有點主觀判斷。

主觀判斷,就好像一把雙刃劍。可以制造輝煌,也可以引發毀滅。成也蕭何敗蕭何,我們不說國外了,國內好多知名的投資大佬,在某次大行情中一意孤行,一戰成名。可是沒多久,錢怎麼來,又怎麼去了。

我對主觀判斷的看法,是可以用,但要循序漸進。我也不希望自己一輩子都做純機械操作。但是,你什麼時候知道自己可以做主觀了呢?什麼時候,可以增加主觀的比例,縮減客觀的比例呢?

2012年時,我突然三分鐘熱情上來,要學書法,看了很多田蘊章先生的視頻課程。記得田老師說,學書法應從楷書入門,及有小成,可以漸漸學行書,兼顧楷書。再進步,楷書扎實了,行書小成,可以慢慢轉草書。

這個觀點用在交易上,也是一樣。最開始,我建議做純客觀交易,比如運用機械交易系統。慢慢地,對其做主觀改良。最後,有可能——僅僅是有可能哈——達到無招勝有招的境界。其實達不到也沒關系,我就沒指望自己能達到,呵呵。

4

呼,發現自己跑題跑了好遠,剎不住車啊。

我們繼續說4種交易系統的類型。

進場慢,出場慢。這是典型的長線趨勢交易風格。輕易不進場,進去了輕易不出來。優勢是能抓住、坐穩大行情,缺點是,沒有大行情的時候,就比較吃虧。

尤其是遇到寬幅震蕩,剛進去就調整,如果調整淺一點也好,畢竟出場信號也鈍。結果一調整就挺深,剛好勾著打止損。事後來看,如果系統敏感點,如第一種,那麼這種行情搞不好反而可以賺錢呢。

另外兩種,介於短線和長線之間,屬於波段系統。

進去快,出來慢。這種系統適合什麼人來用?輕信,而且固執。就是,很隨意就做決策了。決策完了之後,輕易不會改變。為什麼不改變?——因為,這是“我”做出的。捍衛決策,就是捍衛自我的正確性。很多不止損的人,就是這樣的。

這種人吃的虧多了,也學著止損,但是呢,還是有不死心的風味在殘存。那就是,逆向波動要足夠大,才能讓他願意承認:我看錯了。那麼因為預留的止損空間——驗證自身錯誤而付出的代價——比較大,所以,倉位肯定要小。

對於不理解這種交易者心理特點的人,可能覺得匪夷所思:怎麼都虧這麼多了,還不跑啊!

而這種人自己呢,卻也可以有邏輯來解釋:我是對的,除非市場證明我錯了,否則在被判錯之前,我都是對的。

即,開倉的時候,一定是基於某種理由、假設、邏輯,除非這個理由消失了、假設被否定了、邏輯不成立了,否則,他都可以理直氣壯地堅持原倉位。

薩普博士曾經做過一個關於隨機開倉也可以戰勝市場的試驗,當時就是為每個頭寸預留了3ATR的止損空間。其實就是這個風格。應該說,這個風格的交易,長期看是比較穩健的。當然,倉位小,收益也有限。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第四種,進去慢,出來快。這種人是屬狐狸的。就是說,輕易不會被騙進去,進去以後一旦發覺不對,感覺不妙,立馬就跑!

也許沒那麼誇張,但平倉相對於開倉要敏銳一個層級,其實海龜法則——20天高點開倉,10天低點平倉——就是這樣。

跑了之後,如果趨勢延續,那麼也不會輕易再進去。要進行慎重考察,還是以海龜為例——除非再次突破新高,否則還是不買。這樣,就不會被下跌中的反彈騙進去。當然,過分謹慎也有壞處:往往是趨勢都啟動一段時間後,他才進來。不太可能買在啟動點,或者賣在最高點。畢竟,狐狸所追求的不是凌駕,而是安全感。

這種人的邏輯跟第三種相反:我是錯的,除非市場用利潤證明我對了,否則我就是錯的。《華爾街的幽靈》一書,所表達的就是這個觀念。套用在趨勢交易者身上,如果我因為突破前高而入場,那麼,我期待的是一波流暢的趨勢行情,如果沒有漲,那就不符合預期。只要不符合預期,我就不想跟你玩了——盡管,你也並沒有跌。

5

交易系統啊,無非是個開倉、平倉。並由此將交易割裂成4個循環的部分:開倉、持倉、平倉、空倉。開倉和平倉,對於趨勢交易,無非是個遲鈍、敏銳。並由此區分成上述的4種類型。

到底哪個類型最好?其實都好,都不好。即都有適用的行情,也都有不適用的行情。而我們又無法預知接下來的行情是什麼,所以,也不能提前更換系統。

賽車手知道下一步要走沙灘了,車隊會給他提前換輪胎,要走山地了,也會提前換。但是交易的世界中,接下來是沙灘還是山地,還是高速公路?這沒法知道。

只能是,走上去了,品出味兒了,再抓緊時間換。

比如說,如果一直是窄幅波動,就換遲鈍系統,不被騙,不折騰。如果是寬幅波動,就換敏銳系統,把有限的區間中切割出利潤來。當然,也可能會導致自作聰明,即,你剛換了遲鈍系統,它立刻變性成寬幅震蕩。反之亦然。

又或者,手裡兼有趨勢交易系統和震蕩交易系統,最完美的幻想是,趨勢來了我做趨勢,震蕩來了我做震蕩。然而這可以說是世界級難題了。

這種思路背後的潛意識是:市場是可以被預測的。即便行情的具體價格——10元、12.5元——不可預測,但是價格波動的風格——趨勢、震蕩——可以被預測。我認為這個東西,難度依然是遠超想象的。

趨勢完了是震蕩,震蕩夠了出趨勢。

問題是,怎麼知道趨勢完了?搞不好,還延續。

怎麼知道震蕩夠了?搞不好,繼續震,震到你世界觀崩塌。

所以,還是擇善固執,比較好。單純一點好。

扯了一大堆,到底到底自己最適合哪個類型?我想,這個答案不能等別人告訴。自己跟自我生活了這麼多年,共寄生一個肉體,同分享一個大腦,還不了解?

外_匯_邦 WaiHuiBang.com
  風險提示:比特財富網的各種信息資料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不對任何交易提供任何擔保,亦不構成任何邀約,不作為任何法律文件,投資人據此進行投資交易而產生的後果請自行承擔,本網站不承擔任何責任,理財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比特財富網 版權所有 © www.emoneybtc.com